钢铁领衔五大过剩产业 无奈承受国家最严法规
核心提示:15日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》,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,钢铁业首当其冲,但从根本上来说,大型钢企拥有政府支持背景,市场化竞争势必演化成“拼爹”局面。发改委发文推动物流园区建设,为传统现货交易向电子商务转变提供巨大可能。
【热点导读】
●钢铁等五大产能过剩行业迎“史上严治理”
钢铁、水泥、电解铝、平板玻璃等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将迎来史上严厉的一次大治理。昨日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》,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。除了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,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也被禁止。数据显示,2012年底,我国钢铁、水泥、电解铝、平板玻璃、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%、73.7%、71.9%、73.1%和75%,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。在这一轮过剩产能治理中,钢铁业首当其冲。《意见》提出,未来五年推动山东、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山西、江西等地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。根据统计,2012年中国钢铁产能为9.7亿吨,预计2013年中国钢铁产能将达到10亿吨左右。
解读:治理钢铁产能过剩,淘汰落后产能,大家早已不陌生,但口号是喊了不少,产能却从2003年的3亿吨,持续增长到现在的10亿吨,似乎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。原因其实很简单,各地现存的钢铁企业大多有政府背景,现存的钢铁企业大多体量庞大,不仅贡献了当地巨大的GDP,还贡献大量的税收,另外还能解决就业压力,各地都有做大做强钢铁产业的强烈愿望。这些企业不仅本身体量巨大,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期,而且同样有着政府背景的国有商业银行为它们提供便宜的资金。这本身就使得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优势了。所以富宝认为,淘汰落后、化解产能过剩,或许也将变成一个类似“拼爹”“拼丈母娘”的“拼政府关系”的局面。要想从根本上随时化解产能过剩,各级政府须退出市场,而将全部精力去建设好并维护好整个市场环境,让市场的力量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,但这谈何容易。
●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提出鼓励物流园区运营主体多种途径筹资
国家发改委15日发布的《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》提出,鼓励园区运营主体通过银行贷款、股票上市、发行债券、增资扩股、合资合作、吸引外资和民间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。规划提出,到2015年,基本建立物流园区建设及管理的有关制度,物流园区发展步入健康有序的轨道,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得到优化,物流园区设施条件不断改善,服务能力明显增强,初步建成一批布局合理、运营规范、具有一定经济社会效益的示范园区。到2020年,物流园区的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,设施能力显著增强,多式联运得到广泛应用,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明显提高,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,基本形成布局合理、规模适度、功能齐全、绿色的全国物流园区网络体系,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解读:关于物流园区建设、下游产业链配套服务延伸的发展思路,近两年被人们提得较多,自去年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向这方面倾斜以来,钢铁业的物流园区更是建设得如火如荼。富宝认为,从动工及建设进度来看,未来2-3年内国内将有较大批量的物流园区投入使用,这些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的园区、仓储将为未来传统现货交易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。
[点此返回]